| | | | | |
已有0網(wǎng)友參與糾錯
在大約4000多年前的上古時代,就有三苗人活動于今敦煌一帶,到商、西周、春秋時期,有總稱為羌的游牧部落,因部落戰(zhàn)爭中失敗遷徙到這里。隨后有戎、月氏、烏孫、匈奴等古老民族相繼駐牧于此。當時的月氏人是一個有"控弦十萬"的強大部族,他們趕走了烏孫人,稱霸河西。西漢文帝時(約公元前174年前后),匈奴闖入河西,打敗了大月氏,迫使大月氏人西遷,至此河西一帶被匈奴人占據(jù)。強大的匈奴對河西的殘酷掠奪,破壞了各民族的友好往來,割斷了西域同內地的聯(lián)系,對西漢王朝構成了嚴重威脅。當時,漢政權尚未鞏固,無力抵御匈奴的侵擾,西漢政權對匈奴只能采?quot;和親"政策,求得暫時穩(wěn)定。經(jīng)過半個多世紀的休養(yǎng)生息,漢武帝即位后,漢王朝對匈奴展開了大規(guī)模的戰(zhàn)爭。公元前127年,派大將衛(wèi)青率大軍出山西云中,與匈奴展開了河南之戰(zhàn)(河套以南),擊敗匈奴白羊王、樓煩王,收復了河西以南的地方,取得了一系列勝利,解除了匈奴對西漢王朝的直接威脅。公元前121年,漢武帝又派青年將軍霍去病,率精良騎兵萬余人,從隴西出發(fā)進攻盤據(jù)河西的匈奴昆邪王,休屠王,大獲全勝。這次戰(zhàn)爭不僅生擒了昆邪王的兒子、相國,還繳獲了匈奴的"祭天金人"(金鑄佛像),漢武帝把"祭天金人"供奉在陜西鳳翔的甘泉宮。敦煌莫高窟323窟北壁上的壁畫說的就是這段故事。后霍去病又在張騫等人的策應下,率兵涉過居延水,直抵祁連山,給河西一帶匈奴以毀滅性打擊。在強大的軍事壓力下,河西的匈奴王子、昆邪王、休屠王率4萬軍眾向西漢王朝請降,至此廣袤的河西地區(qū)全部歸入西漢王朝的版圖。
匈奴投降后,漢武帝推行了一系列特殊的政治、經(jīng)濟、軍事政策鞏固勝利成果。公元前121年,西漢王朝在河西置武威、酒泉兩郡;公元前111年,又設敦煌、張掖兩郡,并建陽關、玉門關,史稱"列四郡,據(jù)兩關"。從此,西漢王朝完成了對河西的行政建制,打開了通往西域的門戶。公元前60年(漢宣帝神爵2年),設立了西域都護府,管轄從陽關、玉門關以西到巴爾喀什湖以東廣大地區(qū)。西域都護府的建立是西域地區(qū)正式歸屬西漢王朝的標志,從此,中西交通暢通無阻,酒泉成為絲綢之路上重要門戶。
東漢初,北匈奴趁漢王朝內部戰(zhàn)亂之際,又搶占了西域的大部分地區(qū),絲綢之路又被割斷。公元73年(漢明帝永平15年),東漢王朝派竇固從酒泉出征,擊敗了北匈奴呼衍王,又一次打開了通往西域的大門。著名外交家班超出使西域,恢復了漢朝與西域各國的友好往來,并重建了西域都護府。從此,中西貿易暢通,往來頻繁,絲綢之路進入了鼎盛時期。
三國時期,酒泉及河西一帶歸曹魏統(tǒng)治。西晉南北朝時,中原發(fā)生"八王之亂",戰(zhàn)事頻繁,民不聊生;但河西一帶,相對安定,中原的部分名儒碩學,富商大賈為躲避戰(zhàn)亂,來到河西,促進了河西經(jīng)濟繁榮、文化發(fā)展,酒泉、敦煌一帶百姓殷富,文教興盛,民族融合。酒泉、敦煌成為"五涼時期"河西地區(qū)的政治、經(jīng)濟、文化中心,其中西涼王國先建都敦煌,后遷都酒泉。西涼王國國王李暠,是有名的政治家和文學家,他的墓就在酒泉。
隋朝時期,河西地區(qū)仍然是中西貿易的主要通道,隋煬帝專門派大臣裴距駐鎮(zhèn)酒泉,經(jīng)營河西,發(fā)展商貿。
唐代建中二年(公元781年),吐蕃乘安史之亂侵入河西,統(tǒng)治酒泉近190年。大中年間,沙州(今敦煌)人張儀潮乘吐蕃內亂,組織武裝起義,河西又重新歸唐。
宋代的酒泉、敦煌被西夏所占據(jù)。北宋時,黨項族在我國西北地區(qū)崛起,其首領李元昊稱帝,建立了西夏政權。由于西夏統(tǒng)治者重視經(jīng)濟發(fā)展,使河西地區(qū)政治、經(jīng)濟、文化、藝術達到了"與中州無殊"的地步。
元帝國建立時,由于長期戰(zhàn)亂的影響,肅州(酒泉)、沙州(敦煌)兩州百姓不過萬余人,后蒙古人大量擁入河西,增加了社會生產(chǎn)力,酒泉、敦煌再度繁榮。世界著名旅行家馬可·波羅就是在這一時期沿絲綢之路,經(jīng)酒泉漫游了中國各大城市,并在中國做官十七年,著有《馬可·波羅行紀》。
明太祖朱元璋于洪武5年(公元1372年)派征虜將軍馮勝,率兵分三路出塞西進,大破河西的元軍,首筑嘉峪關,置瓜、沙兩州于關外,肅州成為西北邊陲的第一重鎮(zhèn),扼守中西交通的鎖鑰。
清時,酒泉地方建制沿襲明制,興屯田、廣移民、修學宮、建書院。經(jīng)過30余年整治,肅州文教興盛,社會安定。
辛亥革命爆發(fā)后,酒泉廢除了清朝專制時期的總督以及鎮(zhèn)、道、府、州等建制,建立了共和體制的省縣制,將原來的安肅道劃為酒泉、玉門、安西、金塔、高臺、鼎新7縣市。1949年9月25日,酒泉和平解放,從此進入了社會主義革命和社會主義建設新的歷史時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