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春學時。孩子,背上書包走進學堂的你從內心中感到快樂嗎。是的,如果你不再視學習為苦差事,不再以其為畏途、險途,那么你所從事的將是一段美妙無比的快樂之旅或者說這樣的旅行從未結束,只是稍微休憩了一陣,然后又將快樂進行下去。
快樂的學習、快樂的旅行。如果不是這樣,肯定是哪兒出了問題。為了實現快樂的目標,我來告訴你怎么做。
先得從根本上扔掉一些舊思想、舊觀念 。什么學習是上坡營生,得吃苦耐勞什么梅花香自苦寒來、寶劍鋒自磨礪出什么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把學習描述得苦而又苦、苦不堪言、望而生畏。其實學習不但不苦,還很快樂。學習是從苦到甜、苦中求甜的探索過程。你也不是梅花,是梅花以外的隨便那種花,在春寒中發(fā)芽,在陽光雨露中成長,在碩果累累的秋天收獲。這樣就在心靈上種下了快樂的種子。其次要在課堂四十五分鐘內做一只快樂的小蜜蜂。學海無涯、書山有路,中華文明乃至世界文明留給我們的是花團錦簇的知識海洋,我們應該是一只快樂的小蜜蜂,在知識的花海中采集適于自己的營養(yǎng)。又像一個游歷者,他帶著足夠的盤纏和美好的心情寄情山水、歷練滄桑,心中何其美也。當然也有點小麻煩,像避避風、擋擋雨、收拾好自己的褡褳等等。這就是向四十五分鐘要效益,不過那是一個快樂的索取過程。還有一點非說不可,那就是四十五分鐘之外你干什么的問題。課余時間你不再是學習的機器,是人,是跟父母甚至爺爺奶奶一樣的人,是跟花蝴蝶一樣美麗的心靈流浪者。廣場、商場、菜市場,公園、野景、滑雪場,每一個地方都有你靚麗的身影。古人尚且講究游學,在游歷中練達自己的人情世故。我們更需要游歷,需要生活,而不是淺嘗輒止。
做到了這三點,就祛除了加在我們身上的精神桎梏,打開了通向快樂的金光大道,學習成為你今生今世的快樂之旅。